禁塑令剛開始的時候,很多塑料相關企業都保持著一個觀望態度,甚至相當一部分完全不當回事,想著這也就是政府喊喊口號做做樣子罷了,但是截止到2021年的今天,相信很多持有這種想法的人都已經清楚地認識到了什么叫做“史上最嚴禁塑令”。
先是,各地飲品店違規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被罰款的新聞屢屢登上熱搜;今年5-6月,廣東省執法組宣布廣州郵政快遞自今年底禁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裝袋;深圳工信局也宣布將禁止淘汰類塑料制品生產,全面淘汰關停列入“禁塑”名錄的塑料制品生產企業,從源頭遏制塑料污染。
一場又一場針對塑料制品生產、銷售和使用等多方面的打擊和監管措施撲面而來,無不彰顯著我國治理塑料污染的決心。而鑒于當下人們生活對塑料制品的依賴程度,要想真正做到管控塑料使用,除了嚴厲打擊塑料生產銷售和使用,另一方面更要支持增加其環保替代品,比如可降解塑料的市場供應量,以滿足禁塑后大家的使用需求。
從大資本紛紛布局可降解塑料行業的動靜我們也能看出市場的選擇,別的不好說,接下來絕對是投資可降解塑料行業史上最好的時機——政策導向、資本看好、市場需求空前劇增。
就連之前最讓人擔心的技術壁壘方面,目前也已經有了巨大的突破。生態降解塑料技術先后通過兩院院士鑒定,并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認證,突破性地實現了傳統聚乙烯塑料自然環境降解極為緩慢的行業難題,使原本300-500年的降解時間縮短到2-3年。
由于技術本身兼容性強,無需對原有吹塑設備進行改造,大大降低了市面其他降解技術所需的設備改造及人員培訓費用,加之采用聚乙烯基材,原材料相比其他技術成本更低,是想要入行可降解塑料的首選技術。